庄子中为人处事的几种境界

Standard

在<庄子.人间世>中,庄子借孔子之口,阐述处事之道的3种境界:

首先

古之至人,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

也就是正人先要正己。

【德 荡乎名,知出乎争。名也者,相札也;知也者争之器也。二者凶器。】

‘德’失真是由于追求名声,‘智’外露是由于争辩是非。‘名’是人们互相倾轧的原因,‘智’是人们互相争斗的工具。

 

一:德行存厚信誉着实。

但是不足之处是:

【且德厚信(音qiang1),未达人气;名 闻不争,未达人心。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(音shu4)暴人之前者,是以人恶有其美也,命之曰灾人。灾 人者,人必反灾之。若殆为人灾夫。】

大意思是,如果仅仅是德行存厚信誉着实但是不会和别人沟通,即使你个人本身没有争名之心,但是未必别人会了解,强行把仁义道德规范说给别人,无异于当面揭露别人得短处,用别人得丑行来显示自己的美德。这可以说是在害人,而害人的人终将被别人所害。(因直言进谏招杀身之货的大臣历史上很多,如桀杀关龙逢,纣杀王子比干

 

二:端而虚,勉而一(外表端庄而内心谦虚,勉力行事而意志专一)

此后世儒者的标准形象。但是孔子认为这样还不够。

【曰:“恶!恶可!夫以阳 为充孔扬,采色不定,常人之所不违,因案人之所感,以求容与其心 ,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,而况大德乎!将执而不化,外合而内不訾, 其庸讵可乎!”】

对于已经打定坏主意的人,压抑别人的劝告,即使用小德慢慢感化都不行,何况用大德劝告,这种形象化的手段还是不行。即使表面赞同,心理也不会做出反省。

 

三、内直而外曲,成而上比

内直者,与天为徒,外曲者,与人之 为徒也。内心质朴,外表不违背世情。这样对自己德安全性大大提高,不会遭到别人的直接攻击。

但是庄子认为,这样太滑头了。虽然可以是自己免受迫害但是对于事情的解决帮助不大【恶!恶可!而不谍 。虽固,亦无罪。虽然,止是耳矣,夫胡可以及化!犹师心者也。】

那么更好处事方式是怎样的呢?

【斋,吾将语若。 有心而为之,其易邪?易之者,皞(音hao4)天不宜。”】

这个方式其实是一套完整的(佛道),心法背后还有丰富的哲学观念。

斋,不是素斋而是心斋。就是念头的安静、情绪的平止,观今日天下滔滔,人人有为,以有为之心行有为之路可乎?莫若以无为之心止有为之动。幻想以德止暴,岂其易为之者,以为易为者,老天都不帮他呢,以为天下能够通过单纯的善良良知而止平一切,这是不解天意的莽撞无知,一定自遭危殆。

就说这些,真正要了解庄子的思想,需要用自己的心去阅读。

国王与乞丐

Standard
闲情雅致是一种快乐的生活。除非你体验过,否则你根本不会相信,普通人居然也可以用这样令人羡慕的方式来生活。太阳就在那里,为什么不可以呢?你和那个晒太阳的渔夫之间的区别,并不在于财富、势力、或者头脑的差异,而在于你的欲望。

  有一个乞丐,总是遭到市民们的鄙视和欺负。那个乞丐很委屈地问:“天底下那么多乞丐,甚至连国王也是,你们为什么偏偏跟我过不去呢?”

  市民们冷笑道:“你凭什么说国王是一个乞丐呢?如果你能够证明给大家看,我们也可以像尊敬国王一样尊敬你。”

  他是一个身份卑贱的乞丐,但他决定要设法找到国王。国王是那样高高在上,他怎么能够接近国王呢?每当他试图接近国王时,国王的随从们就会把他痛打一顿,然后把他赶走。

  但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,他在王宫附近的僻静小道上等到了国王。那时,国王远远地离开了他的随从们,沿着小道独自走来,似乎在苦苦思索着什么。当乞丐从树林里突然出现时,简直吓了国王一大跳。

  “你要干什么?”国王惊恐万状地问道。

  “我不想干什么。”乞丐说,“我只想讨一点钱。”

  国王舒了一口气,然后问:“你需要多少?”

  乞丐说:“我只有一只破碗,你要能够装满它就行。”

  国王笑了起来,说:“好吧,我答应你。”他唤来了仆人,命令他们去拿一些钱来。当这些钱倒入乞丐的破碗时,仅仅只停留了几秒钟,就消失得无影无踪。

  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?国王感到非常诧异。他吩咐仆人们搬来更多的钱,但那些钱每一次都只能在乞丐的破碗中停留几秒钟,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。最后,所有的钱都搬来了,所有的钱都在乞丐的破碗中消失得无影无踪。国王被惊骇得出了一身冷汗,扑通一声跪倒在乞丐面前,请求乞丐放过他。

  现在,轮到乞丐冷笑了,他解释说:“这只破碗是一个填不满的穷坑,它的名字叫做欲望。因为这个欲望,你我其实都是乞丐。”

  你也是一个有欲望的人,无论你有多少财富,你都会认为自己获得的太少。无论你有多少财富和能耐,你都是一个贫穷的乞丐。你是如此贫穷,以致于你不敢做那个晒太阳的渔夫。

  是的,你是一个乞丐。你的太阳是一种虚构、一种来自欲望的诡计,它让你用各种不同的乞讨方式去占有。任何乞讨方式,无论是赌博、欺骗、哀求、以及任何形式的巧取豪夺。你是一个贫穷而又贪婪的乞丐,这是一个不幸的事实。

  一方面你是如此贪婪,另一方面你又是如此恐惧。你是一个乞丐,但你害怕面对这个事实,你要掩饰它。于是,你伪装成一个高尚的人,你热中于各种虚荣——那些虚荣是你的面具上五颜六色的油彩——它们是那样斑斓、艳丽、令人目眩。从此,你只好生活在一张面具的后面,生活在一种人工的生命模式中,再也享受不到真实的太阳。

  你甚至不得不信奉达尔文的“物竞天择”。进化论虽然无耻,但至少能够给你提供两大好处:第一,它让你相信,你仅仅是一个生存游戏中的竞争者,你所做出的任何自私自利的行为都应该理直气壮,不必愧疚,不必恐惧;第二,它让你相信,即使是乞丐也有高下之分,那些低级的乞丐只能任人辱骂,而那些高级的乞丐却可以凭借一张面具,坐在皇帝的宝座上装模做样、发号施令。

天堂的转角(zt)

Standard
一对青年,热恋很久后结婚了。一天,男人的要给女的买戒指。走进了商厦,一看那些琳琅满目的金银首饰,她犹豫了好久,吞吞吐吐的说:“我不要这个,给我买一个呼机吧。”
  那时候,传呼机还是比较新鲜的玩意儿,价格不比一枚戒指便宜多少。男的一听有点意外,因为他知道女朋友一向不是爱赶时髦的。最后,在他的坚持下,男的就用买结婚戒指的钱买一个只漂亮的汉显呼机。
  两人一回到新房,女的就把呼机别到了男的腰上,男的惊诧的问:“这个是送给你的,你怎么给我戴上了?”女人笑吟吟的,还带着点得意:“这样,我就能随时找到你了。你答应我,不管什么时候,不管什么时间,不管你有多忙, 只要我呼你,你一定的给我回电话!”这天夜里,两个人在被窝里一遍遍的调试着呼机的响声。他们觉得,生活就象这响拎声,响亮、悦耳,充满着憧憬和希望。
  从这天开始,男的呼机常常会传来这样的信息:老公,下了班买点菜回家。 老公,我想你了,我爱你。 老公,晚上一起去妈妈家吃饭。每次看到这些,他的心里便觉得十分的温暖。只要可能,即使不需要回电话,他也会打个电话过去,听听她的声音。
  有一次,男的忘了给呼机换电池,又恰好陪领导到基层,应酬到半夜才回到家。推开房门一看,他发现妻子已经哭红了眼睛。原来从丈夫下班的时间算起,她每隔一刻钟就呼他一次,他越不回她就越着急,总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,后来每十分钟呼一次,直到他推开家门,她刚把话筒放下。
  男的对妻子的小题大做有点不以为然:我又不是小孩子,还能出什么事情?妻子却说她总有一种预感,觉得他不回电话就不会回来了。男的拍拍妻子的脑袋,笑了:傻瓜!
  不过,从此以后他一直没有忘记在口袋里放一节备用的电池。
  以后丈夫升了职,有了钱,呼机一换成了手机。突然有一天,他想起欠了妻子的那枚戒指,便兴冲冲地拉着她去商厦。可到了那里,看着电视广告天天播放的白金戒指,她犹豫了,说:给我买一个手机吧。丈夫问:家里不是有电话吗,你又不经常出门,要手机干什么?妻子说:白金钻戒那么贵,套在手指上有什么用呀,那款手机我早就看中了;再说,以后我要找你,就算你在厕所里我也能和我通话了。她洋洋得意的笑了。
  那天,手机开通了短信服务。他们一个在卧室,一个在客厅,互相发着短信玩得开心极了。晚上,他收拢了笑容,一本正经的对她说:以后不要随便给我打手机和发短信了,我经常开会,还有一些严肃的场合,老跟你聊私事不方便。妻子一听不高兴了:那我要找你怎么办啊?
  “爱咋办就咋办吧”丈夫有点不耐烦了:“你又不是小孩子,整天老找我干吗? ”
  就在给妻子买了手机后不久的一个夜里,丈夫和一个同事到另一个朋友里玩牌,起初只是10元8元的彩头,后来越玩越大。正玩在兴头上,
  妻子用手机打来了电话:“你在那里?怎么还不回家?”
  “我在同事家玩牌。”
  “你什么时候回来?”
  “呆一会儿吧 ”
  输了赢,赢了输,妻子的电话也打了一次又一次。外面下起了雨,同事提议玩一个晚上,这时候妻子的电话又响了:“你究竟在哪里,在干什么?快回来!”
  “没告诉你吗? 我在同事家玩,下这么大的雨我怎么回去!”
  “那你告诉我你在什么地方,我来接你。”
  “不用!”丈夫说完就把电话挂了。一起打牌的几个朋友见这个光景,都嘲笑他是‘妻管严’,一气之下,他就把手机关了。
  天亮了,他输的两手空空,朋友用车子把他送回了家,不料家门是紧锁着。开门一看,妻子不在。就在这时候,电话响了,是岳母打来的,电话那头哭着说:“她深夜冒雨出来,骑着自行车,带着雨伞去你同事家找,找了一家又一家,路上出了车祸,再也没有醒来。”
  丈夫这时候才想起打开手机,只见上面有一条未读的留言:你忘了吗?今天是我们的结婚纪念日呀!我去找你了,宝贝,别乱跑,我带着伞哪!
  她走在找他的路上,并且,永远不会再回来了,丈夫泪流满面,一遍遍地看着这条短消息,他觉得自己那一个晚上输掉了整个世界。